河北迁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23—2035年)公示

发布日期: 2025-07-21  来源:迁安经济开发区  字体:  打印
  • 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迁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232035年)公示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63.56平方公里,其中,钢铁及氢能产业园规划面积37.90平方公里,现代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现代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4.63平方公里,现代化工循环产业园规划面积2.72平方公里,高新产业园规划面积9.93平方公里,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2.3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32035年,近期至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发展目标

建设一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重要的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示范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转型样板。

四、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基于开发区现状产业特点,结合发展目标要求,构建“一区六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一区指以“建设一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努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开发区。

六园分别指开发区内按照规划主导产业划分的六大产业功能板块,六大产业园区差异化布局,协同化发展。钢铁及氢能产业园聚焦于钢铁产业的升级与氢能领域的创新发展,现代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园专注于现代化工产业的精细发展以及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现代物流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为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代化工循环产业园秉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推动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高新产业园汇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装备制造产业园专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提升区域装备制造水平。

五、土地利用结构

结合开发区对商业服务的需求,提升既有商业集聚度与服务品质,合理控制商业服务业用地新增规模。到2035年,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35.17公顷,占比0.55%

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开发区低效存量工业、物流仓储用地转型升级,提高用地绩效,划定工业控制线,防止产业空心化。到2035年,规划工业用地面积5318.62公顷,占比83.68%规划物流仓储用地面积398.56公顷,占比6.27%

西沙河、十里河和崇家峪河等河流水系为引领,构建开发区蓝绿网络,增加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提升开发区环境品质。到2035年,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69.70公顷,占比1.10%

完善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配套,加强开发区支撑保障。完善开发区路网结构,合理配置动、静态交通设施,提高开发区交通综合承载力;补齐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短板,提升新时代开发区基础设施供应水平及安全韧性开发区建设水平。到2035年,规划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94.84公顷,占比7.79%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34.75公顷,占比0.55%

六、产业规划

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以优势产业为支柱、特色产业为支撑、创新研发为引擎,构建3大主导产业,N个特色产业。推动钢铁产业大提升、氢能产业大突破,特色产业大发展,加快构建多业并举、生机勃发的现代产业体系。

3大主导产业指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

N个特色产业指氢能产业、现代物流、现代化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传统产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

七、道路系统

疏通、加密南北向和东西向主干道,减少斜向路网。钢铁及氢能产业园形成“六横五纵”的主干网系统。六横万太线、钢城大街、瑞安街、吉安街、富安街、平杨路五纵万太线、卑杨路、杨柏公路、野杨线和G508国道高新产业园形成“三横五纵”的主干网系统。三横万太线、迁徐线、聚鑫街,五纵长城大、建设路、创新路、科技路和G508国道。现代物流产业园形成“三横三纵”的主干网系统,三横纬三十街、驿港街、G102,三纵卑杨路、杨柏公路和通达大街。加密次支路网。减少断头路、瓶颈路、畸形路口,挖掘道路潜力

八、市政设施

1、供水系统

逐步取消自备供水,建立开发区集中供水系统,开发区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规划形成以滦河、青龙河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以桃林口水库供水为补充的水源格局,互为补充,保障开发区供水安全。

2、污水系统

优化现有污水排放分区,补齐污水管网短板,加快更新老旧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谋划构建开发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格局,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截污和治污相协调,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完善污水收集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污水的全收集、全覆盖、全处理。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和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厂均应设置事故水收集池,控制事故状态下的废水在厂内不排入外环境,确保环境安全。

3、水系统

根据用地布局结构,结合地形地势,滦河、西沙河、里河崇家峪河、管河及凉水河等河道作为雨水主要受纳水体

4、再生水系统

推进再生水使用,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用水优先等级,工业仓储、道路浇洒、绿化、生态景观优先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5、供电系统

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扩建大唐国际热电厂或扩大恒晖热电产能,保留现状首钢热电厂,与现状再生能源发电厂、太平庄光伏发电厂,开发区形成以近零排放火电为主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

6、燃气系统

近期以中石油永唐秦天然气、中俄东线天然气为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为补充,远期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作为重要气源支撑。

7、供热系统

调整供热方式,降低污染排放,形成以工业余热为主,大型热电厂和燃气调峰锅炉房集中供暖为辅的供热方式,实现三热源联网供热。大力推行工业余热利用,尽可能利用有条件的工业余热作为采暖热源,以有效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采暖技术应用,建设绿色、低碳的供热体系。

8、通信系统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方针,各产业园区就近结合中心城区和镇区布局减少重复浪费,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水平。布局全域5G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全面推进数字迁安建设,充分利用存量基站站址资源,推进通信基站、路灯杆、电线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社会杆塔资源共用共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NGB)和网络(NGB-W)建设,建成全双向、全高清、全宽带广电网络。

9、环境卫生体系

以垃圾处理场为中心,建立由垃圾收集点中小型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构成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形成焚烧和综合利用为主的垃圾处置系统。保留现状纳美医疗垃圾处理厂、开发区餐厨垃圾处理厂,迁安市垃圾填埋场和现状再生能源发电厂共同处理开发区生活垃圾。

九、综合防灾

1、防洪治涝体系

防洪标准为西沙河城区段达到20年一遇标准。其余河流为季节性河流,雨季为排洪河道,需注意沿岸生产安全;春、秋、冬三季基本干枯,或呈潜流状态。开发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暴雨24小时面雨量不成灾。

2、抗震避难体系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按照不低于基本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按照高于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按照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开发区按要求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

3、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防、排、治、警”工作;集中有限资金,分轻重缓急逐步治理一批潜在危险性大的灾害点;区内公路建设和民房修筑,应进行合理规范,做好简易处置措施。矿山采场或堆渣场的地灾隐患点以人工巡视监测为主,由矿山企业自身根据相关政策要求进行治理。

4、危险品生产管理

落实化工集中区规划土地安全控制线,严格控制其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确保安全控制线范围内不新增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推进安全控制线范围内农村居民点搬迁撤并,确保符合安全风险管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化工集中区外不再批准新建危化类项目。加快化工集中区外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和仓储设施向化工集中区内转移,促进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集中布局。

5、完善避难疏散系统

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结合绿地等灵活布置紧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应急避难所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6、健全消防救援体系

根据每个消防站接警后5分钟到达火灾现场的要求,建立以特勤消防站为首、普通消防站为主、小型消防站为辅的灭火救援系统。

0c73b77eb796361dd5ff70546e448e85.jpg


05b5b6fa284bf1a2e423821140b98a78.jpg

f4b2913429955158a3156f7942c978f0.jpg






编辑人:经开区

审核人:郭建新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