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店子镇高引铺村位于杨店子镇中部,祺光路南侧,全村共有村民410户、1650人,“两委”干部6名、党员74名,总耕地面积1925亩,2012年以前,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外出打工、零星农家乐餐饮业收入为主。 2012年,该村新一届“两委”上任以来,积极谋划致富新思路,结合村内实际,深挖本村优势,按照“集体控股、企业入股、全民参股”的模式,创办了高引铺村绣娘手工坊,形成了以传统手工布艺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一、解放思想,谋划致富新思路 为振兴村内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该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结合当下传统文化大热的具体实际,依托本村印染织布历史悠久、妇女擅长织布的优势,决定在传统手工布艺品上下功夫、做文章。在村党支部书记高玉双的带领下,村干部、妇女骨干先后多次赴山东、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乐亭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坚定谋求发展信心,理清创业致富思路。经村“两委”集体反复酝酿,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充分讨论,2017年9月,高引铺村“绣娘手工坊”成立,总投资300万元,集体控股35%(干股))、企业入股30%、村民参股35%,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建有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和精品展厅,内有织布机10台、纺车5架,绣娘100余人,以七彩棉、纯棉纱为原料,主要生产床品、箱包等手工布艺品。 二、突出特色,铸就“绣娘”好品质 当前,市场上布艺品种类丰富、款式繁多,如何让绣娘手工坊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经营面对的主要问题。为迅速打开市场,吸引消费者,该村“两委”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挖掘产品文化内涵上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进行市场需求调研。针对大多数消费者追求柔爽舒适、生态环保,注重彰显个人品味的心理,从产品设计研发、购买原材料到手工制作72道程序,村“两委”全员上阵、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从而提升产品舒适度,主推产品“中国风”款式,并赋予产品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为提升绣娘手工纺线、织布等技能,该村依托本村“妇女之家”这一平台,多次组织绣娘进行手工技能培训,使绣娘手工坊每一件产品都成为不可复制的限量版精品,“绣娘手工坊”很快以其精细的手工、精美的外观、经典的式样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截至目前,“绣娘手工坊”日可纺织家织布100余尺,加工手工旅游工艺包100余个、保健枕头60个、床单床罩被面30条,生产范围扩大到围巾、浴巾、服装等,日销售额5000元。 三、全面推广,打响“绣娘”金品牌 为全面打开国内外市场,该村“两委”多次参加唐山市旅发大会、北京市企业发展促进会等产品推广活动,产品一经推出大受欢迎。近期,通过中国贸促会将手工包样品销往了肯尼亚等地。同时,该村“两委”干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通过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利用微信群等平台,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宣传品牌文化,微商、电商、区域代理商等纷至沓来,订单不断,前景看好。 四、发挥磁石效应,辐射带动其它产业 随着产品的热销,不断有客商、消费者前往高引铺村考察、参观,绣娘手工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预计全部达产后,日可生产手工旅游包及各种手工休闲物品400件(套),年创产值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可吸引500名妇女就业。同时,该村抓住有利商机,及时推出纺织文化体验等项目,进一步延伸手工布艺产业链条,并在本村现有农家乐餐饮业基础上,成立了12支厨师队,推出了“高引铺炖肉”等特色菜品,进一步拓宽经济渠道,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村正在积极挖掘村内明代兴教寺遗址、“八碗居”等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内涵,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投资1.2亿元,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购物餐饮、生产采摘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积极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带领广大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 杨店子镇 2017年11月27日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