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刑警走进大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讲座

发布日期: 2016-12-26  来源:迁安市公安局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沈军伟,迁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案一中队民警。自2014年以来,他先后多次参加省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培训班,并于2016年4月被河北省公安厅纳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才库成员。

2016年12月22日,共青团迁安市委邀请迁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案一中队民警沈军伟,到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讲座。共青团迁安市委有关领导,华北理工大学学校及师生代表、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师生代表,共青团爱心志愿活动小组成员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沈军伟结合多年来侦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经验,从专业的视角配合典型的案例,生动的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手段和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

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

近年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不断攀升,已成为继盗窃犯罪后的第二大高发犯罪,且作案手段不断升级,社会危害越发严重。2016年1至12月19日我市共立案570余起,被骗金额达到600多万元。随着各级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注程度的不断加大,打击、预防该类犯罪的措施不断加强。特别是2016年,公安部升级了反电信诈骗协作平台,并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基层一线开通涉案资金紧急止付、查询冻结快速通道,为挽回受骗群众损失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通过平台,实现了对7万余个银行账号的成功止付。

二、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

1、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法

第一步:你会接到由犯罪分子通过改号软件拨打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运营商、邮局、公安局、银行、社保等单位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你涉嫌“洗黑钱、银行卡透支、包裹涉毒”等犯罪,请你与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联系,并提供转接服务。第二步:所谓的公安局接线人员会以你涉嫌犯罪为名,对你进行拘捕,并要求冻结你的所有账户。如果你不相信,他们会打出“刑事拘捕命令”、“全国通缉令”等幌子,或者说是因为你的不小心造成个人身份材料被冒用导致涉嫌犯罪。第三步:由于是外地公安局,你无法立即到案说明情况。这是检察官就会“现身”,以“电子资金审查”或存入“安全账户”为名,让你把所有资金转到一张银行卡上。第四步:按照他们发送的网址,接通公检法的互联网远程操作系统,在你登录网银后,他们对你账户上的资金进行审查和监管,然后乘机转走款项。第五步:如果你想撤销通缉令,就要交纳一定的担保金。

民警支招:凡是自称公检法要在电话中办案并且要求市民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2、办理各种证件、贷款诈骗手法

不法分子在各大网站、论坛上大量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引诱网民在网上应聘,再以收取“会员费”、“介绍费”等名义骗取网民钱财。

案例:2016年年初,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王某,她在一个大学生兼职的群里看到名叫申季阳的人发布消息称可兼职刷单,一单给100元。3月初,王某联系上申季阳,在申季阳的要求下,王某下载了“爱学贷”、“分期乐”、“优分期”等5个借贷平台的软件,并用身份证和学生证及照片进行注册。随后,申季阳要求王某在借贷平台上贷款购买苹果手机,承诺每单给予100元刷单费用,并表示他会定期还款。申季阳还跟王某等人签订了所谓的“劳务合同”,合同上显示该学生自愿为申季阳做兼职,自愿向其提供真实身份证和银行账号。申季阳保证每单完成后给予50元到100元的提成,每完成一单,给该学生打欠条。多名学生表示,申季阳刚开始时会按时给部分学生打钱,让其偿还贷款平台费用。但是到8月份,王某等学生发现无法联系上申季阳,而此时,他们面临的贷款平台的催债。一名学生说,他在今年2月份开始兼职刷单,当时几个平台的借款本金是6万元左右,几个月的利息加上滞纳金,到目前他一共需要偿还近10万元。据警方的立案材料显示,此类案件共涉及7所大学的50余名学生,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3、淘宝刷单、做兼职被骗

现在此类诈骗案件比较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之余没事想做兼职,但是“淘宝刷单”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欺诈行为,会误导消费进而损害消费者权益,实不可取。案例:2016年11月15日,迁安市赵某在在网上看见有打字挣稿费的工作,其通过QQ号与对方联系的,对方在核实赵某的身份信息后,就以交押金、培训费为由让赵某通过财付通、支付宝付款的方式骗取14223元人民币。

4、猜猜我是谁诈骗手段

此类诈骗手法是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等信息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描述,冒充受害人熟人或者上级领导。之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或需要向他人送礼等理由,让受害者向指定的账户汇款。

案例:2016年11月02日11时至14时期间,张某微信里有个微信好友是海员,经常出海,当天她接到这个微信好友发来的信息,称他正在出海手机信号不好,下午船靠港时需要用出国证和船员证,让张某帮忙跟一个海事局的罗主任问一下,于是提供了罗主任的手机号码,张某就给罗主任打电话,罗主任说办好了,需要交纳13500元的费用,张某就将信息告诉了她的好友,好友称给罗主任的钱转不过去,让其帮忙垫付,于是张某跟罗主任要了银行卡号就把钱打过去了。接着罗主任又让张某交其他的费用,张某就给微信好友打电话,这才发现被骗。

5、盗取、冒用、虚拟身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借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冒充受害人的上级领导、熟人等身份要求受害人向指定的账户汇款、充值、购物,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2016年11月17日,焦某的QQ好友被盗,接着他的QQ好友要求其帮忙垫付签证款,让焦某给汇款3000元,焦某信以为真,就让钱汇过去了,这时对方又让说要给老师买点礼物,此时焦某发现异常就给其好友打电话,遂发现被骗。

6、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码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