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迁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中央 "稳中求进" 的基调调控下,与2011年相比,告别高速增长时期,同比涨幅处于较低水平,2012年的物价指数呈现高开低走,年底翘尾的走势。
一、2012年CPI运行的基本情况
1、从各月的环比指数变动情况看,2月、3月、4月、5月和6月的环比下降,10月、11月环比持平,其他各月环比均为上升态势。其中1月份受春节影响,涨幅高达2.6%,8月份受鲜菜、糖果、蛋类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涨幅达1.6%。
2、从各月同比指数看,1、2月同比指数涨幅较大,呈高位运行, 3-7月涨幅呈逐月下降的态势,8、9月同比持平,10月有小幅回落,10月与11月同比持平,12月同比指数回升。1月份受元旦、春节双节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粮价、鲜菜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CPI同比上涨4.6%;2月,由于春节刚过,需求量减少,肉禽、干鲜瓜果及鲜菜价格明显回落,影响CPI指数下降,同比上涨3.8%;3月,由于鲜菜价格和干鲜瓜果价格有所回升,CPI同比上涨3.9%;4月之后,猪肉价格由于出栏量增加和消费量减少而走低,鲜菜、鲜果价格由于气温升高、本地蔬菜、瓜果大量上市,使这几个月同比涨幅持续回落;8-12月,由于受雨雪雾霾天气以及运输费用的影响,鲜菜、鲜果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猪肉价格在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反弹,加之烟酒、衣着、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CPI上涨,5个月同比指数分别上涨1.7%、1.7%、1.6%、1.6%、1.8%。如下图:
3、从八大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 "
二、2012年CPI变动主要特点
(一)食品类价格对CPI影响作用显著
1、今年食品类价格主要是粮食、油脂、水产品、鲜菜和在外用膳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对CPI的贡献率达到1.26%。其中食品类中以粮食价格涨幅居高,大米同比指数上涨9.5个百分点,面粉同比指数上涨3.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由于原粮收购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上涨和运输成本增加,加之国际成品粮价格上涨的影响,拉动今年粮食价格上涨。仅粮食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0.14个百分点。
2、由于去年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提高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兴趣,增加出栏量,市场供给充足,猪肉价格回落,同比下降12.4%。牛羊肉成为肉类 "新贵" ,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牛肉价格由34元/公斤上涨到49元/公斤,同比上涨29%。
3、鲜菜价格呈季节性波动。从环比看,1月份受元旦、春节双节因素及低温雨雪天气等因素影响,鲜菜价格环比指数为145.8%;2月份节假日因素消除,鲜菜价格回落,环比指数为85.7%,3月份为青黄不接时节,鲜菜价格上扬,环比指数为109.4%;而4-6月随着天气的晴好,加上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供应充足,蔬菜价格环比持续下降,环比指数分别为90.2%、80.1%、和77.1%;7、8月份,受节气影响,本地蔬菜上市量少,加之鲜菜主产区受特大暴雨灾害影响,蔬菜减产,鲜菜价格强势反弹,环比指数分别为102.9%和175.4%;11-12月,由于雾霾降雪天气原因以及运费的增加,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环比指数分别为100.0%和107.0%。
(二)烟酒类价格对CPI也有较大的影响
今年烟酒类价格也有所增长,同比指数为107.2%,其中烟草类同比累计上涨1.6%,酒类同比累计上涨12%,两项共拉动CPI上涨0.26%。烟酒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收购压力过大,人工、物流的成本增加,以及市场的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三)衣着类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今年衣着类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服装类涨幅较大,同比指数为108.4%,鞋帽袜类同比指数为103.5%,两项共拉动CPI上涨0.64%。服装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运输费用的提高。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呈平稳运行
今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也呈上升趋势,同比指数为101.6%,其中家具类同比累计上涨2.5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类同比累计上涨1.1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类中空调价格涨幅稍高,同比累计上涨3.9个百分点。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去年也有所增长
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为103.3%,其中化学肥料同比累计上涨2.0个百分点,化学农药同比累计上涨4.7个百分点,农用种子同比累计上涨13.1个百分点。
三、2012年CPI上涨因素分析
1、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力巨大。一是劳动力成本涨幅较大。近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均超过10%,用工成本持续增加。二是劳动力成本在成本构成中的比重较高。
2、政策性调价项目推高2012年CPI涨幅。
3、农产品生产、供应对抗自然环境的能力仍然较弱。从全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看,农产品生产及供应对抗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的能力仍然较弱。每逢高温天气,鸡蛋供应就会因蛋鸡产蛋量受高温天气影响有所减少;每年3-6月鱼类进入禁捕期,供应会出现阶段性不足;鲜菜生长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高温、严寒天气均不利其生长,相应月份的菜价就会明显走高。
4.生产盲目性强。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 "单兵作战" 为主要生产形式,个体对生产的计划往往缺乏科学性,易于导致相关产品的价格存在 "大小年" 的周期性上涨或回落, "过山车" 式的价格起伏不利于稳定菜篮子。如2010年姜、蒜、西瓜等价格高涨,农民增加种植面积,2011年其价格却大幅回落,增产农民反倒落得亏本而归;2012年禽类的高养殖成本为养殖家禽增加了许多负担和风险,下一年度农民有可能缩小养殖规模,价格则可能因而上涨。
四、2013年价格走势预测及建议
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来看:一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鲜菜、鲜果等价格将进入上涨周期。二是随着节假日来临,肉禽蛋等价格进一步回升。三是劳动力价格上升、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物价上涨。
从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来看:一是2012年我国的粮食继续丰收,供给充足,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等因素将有利于物价稳定。二是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趋势仍未改变。三是2012年翘尾因素的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明年CPI的增幅。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明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较多,初步判断2013年物价涨幅较2012年有所扩大,对农产品、能源资源类产品和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
为保持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做实储备保障。加快粮、油、肉、禽等农副产品生产、增加供给的扶持政策。落实国家对种粮农户补助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积极采取扶持措施,加快发展家庭养殖业,确保肉、禽、蛋、鱼的生产。要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及农副产品销售大户实行政策倾斜,并给予资金贷款及贴息支持,保护加工企业及农副产品销售大户积极性,促进货畅其流;同时应加大对农副产品储备量,以确保商品出现价格波动时,能够及时的将储备投放市场,平抑农副产品价格。
2、扩大蔬菜生产基地,稳定 "菜篮子" 。当前蔬菜价格波动较大,菜农难以获得利润,居民则在消费质量、价格和安全上都得不到很好保障。蔬菜是居民每天消费的必须品,稳定 "菜篮子" 价格关乎民生、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基础。蔬菜需求近几年大幅上升,在青黄不接断档期主要依赖外地蔬菜调入,增加了蔬菜运输成本及贩运过程中各道环节的利润提成,到餐桌上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政府应支持农民扩大蔬菜生产,建设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对蔬菜生产大户在农资等方面给予补贴,保证有质好、安全、量大的蔬菜供应渠道,同时加强蔬菜运输流通渠道,使菜农不受菜贱伤农之苦,尽量避免 "菜地烂菜,居民吃不起菜" 的现象发生。
3、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稳定物价局势。切实做好粮食、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等商品的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等不正当行为。健全完善价格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相关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正确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以稳定社会预期。
4、制定应急预案,做活价格调控。联合制定相关的宏观调控预案,在发生价格剧烈波动时,能及时引导相关企业加快商品生产、加快商品调运和物资周转,解决突发矛盾。同时开展联合执法,运用相关的法律、行政、经济等宏观调控手段,打击囤货、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稳定市场物价,维持市场秩序。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