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发布日期: 2011-12-30  来源:迁安市统计局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十一五" 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迁安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贯彻执行扩大内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投资不断加快,有力保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投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工具,促进技术进步的手段,还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分析
投资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投资不仅对当前生产形成需求,而且又能增加未来的生产能力。因此,经济增长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总量的大小以及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投资总量的大小受制于前期财富积累的多少。投资总量水平又与经济增长水平密切相关。
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具有 "双刃剑" 的作用。投资应服从和服务于消费,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不能忽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的依赖于投资;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又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
二、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
(一)迁安市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迁安市 "十一五" 期间经济发展情况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及其增长率的变化。
由上图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GDP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上升趋势尤为明显;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与当年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并且在多数年份中,二者呈现出相同的变动方向,甚至是同步。因而,投资规模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动。
从增长率来看,迁安市 "十一五" 期间的经济增长率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而波动,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增长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反之,投资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附:
"十一五" 时期迁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6.1
110.3
140.2
200.1
237.4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13.4
401.6
490.4
534.2
7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
22.1
28.1
27.2
42.7
18.6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
27.8
18.6
10.5
17.6
13.4
投资率(%)
27.47
27.47
28.59
37.46
33.67
投资需求弹性系数
1.258
0.662
0.386
0.412
0.720

(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需求从核算角度讲,分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投资需求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和调节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通过投资率、投资需求弹性进行分析。
1、投资率分析
投资率又称资本形成率,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资本形成额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比值,是用来反映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主要指标。固定资产投资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一方面形成当期的需求总量推动总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当期或以后各期的供给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投资率过高,会使当期的投资需求过度膨胀,导致总需求过多的超过总供给,形成通货膨胀:投资率过低,经济的积累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就会缺乏物质基础。因此,要根据所要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率水平。
有关资料表明,投资率一般保持在30%~40%左右,对经济发展较为有利。根据迁安市 "十一五" 期间的投资率时序资料发现2009年、2010年2个年度的投资率都在30%以上, "十一五" 时期年均投资率达31.67%,投资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投资需求弹性系数分析
投资需求弹性系数,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投资需求增长速度之比,反映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说明投资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根据 "十一五" 期间迁安统计资料计算出2006-2010年迁安历年投资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为0.68,即投资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经济增长0.68个百分点。从变动趋势看,投资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波动的幅度,这是由投资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导致的。从横向对比看,迁安市 "十一五" 时期投资弹性系数明显高于全省和唐山市的平均水平,说明投资效果好于省、市平均水平,但大大低于全国发达县级市江苏昆山的水平。
附:
  "十一五" 期间投资增长率及弹性系数对比表

地区
投资增长率(%)
投资弹性系数(%)
河北
22.4
0.52
唐山
28.3
0.47
迁安
25.9
0.68
江苏昆山
17
1.37

 
(三)我市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产业结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而形成的一个多层次经济系统,按照配第一克拉克的产业结构分类法,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二、三产业。那么,投资的产业结构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投资所占比例一直很低,基本维持在5~6%之间;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投资的重点,占有绝对比重;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有所增高,且具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十一五" 期间三大产业投资占比数据

类别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第一产业(%)
4.88
4.92
5.13
5.23
5.32
第二产业(%)
61.61
62.78
56.41
57.04
60.65
第三产业(%)
33.51
32.29
38.46
37.73
34.03

 
"十一五" 期间,第一产业投资相对稳定,第二产业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投资稳步上升,投向三次产业的比重,由 "十五" 末期的5.8:68.2:26调整为 "十一五" 末期的5.3:60.7:34。其中:第二产业累计投资459.4亿元,年均增长22.1%,制造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仅增长11.2%,2010年,迁安市实施 "四五" 转型攻坚计划,集中上马一批制造业项目,制造业投资较上年增长42.1%;第三产业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带动,累计完成286.7亿元,年均增长26.3%,较全部投资平均增速快3.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46.7亿元,年均增长28.2%。
经济的稳步、较快发展,离不开投资结构出现的积极变化。
  "十一五" 时期,迁安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狠下功夫,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方向转变,内涵型投资持续保持较高增长。五年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07.2亿元,年均增长23.4%,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1个百分点。2010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91.2%,比2005年提高16.2%,占全社会投资的55%,比2005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
确保适度的投资规模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从迁安市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有必要也有能力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因为全市经济正处在 "四五" 转型阶段,没有适度的投资规模就不能确保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和经济稳定增长。
(二)调整投资结构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投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增量投资,即新增财政收入中用于生产建设的投资;另一部分是存量投资,即对原有资产的投资。增量投资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新增投资在使用方向上的变化及其在改变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存量投资结构中的调整,则是改变过去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以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
根据资料分析,迁安市现有企业的存量投资处于短缺和过剩并存的状态,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中低技术产业则畸形扩张,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因此,在扩大国内投资规模的同时,必须注重存量资产的盘活,提高存量投资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依靠增量投资影响不同产业的投资比重,并在此基础上使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投资方式的转变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迁安市作为全国重要的钢铁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主要标志是高投入、低产出和低效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必须及早摆脱旧的增长模式,尽快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 "准集约型" 经济增长。例如:提高投资技术含量,包括鼓励增加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增加高新技术设备投资的比重;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争取以较少的投资增量带动更多存量资本的改制和重组: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效率,控制兴办那些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

总之,重在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采取刺激投资的决策时应该多考虑长期投资,并且应该积极引导投资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投资效率,使经济增长在投资的带动下保持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