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 手机版 | APP | 国务院客户端    

生活习俗(汉族食俗一)

发布日期: 2021-04-06  来源:迁安市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平常饮食

旧社会,迁安农民大多数人家只有少量土地,有的甚至无地,身受三座大山压迫,生活苦不堪言。正常年景人们是“糠菜半年粮”。平原地区人们主食以高粱米、玉米为主,北部山区则以玉米、小米、白薯为主。农忙三餐,中午秫米干饭、小米水饭或蒸玉米面或高粱面饽饽、帖饼子、菜娘子、糠菜饽饽等。早晚玉米渣粥、面粥或高梁、玉米碎米糊涂粥或是杂面汤、白薯和小米粥、白薯面疙瘩汤。农闲季节,一般是一日两餐。

地主、富农生活水平较高,有的人家吃些大米、白面和鸡、鱼、肉、蛋。一般地主、富农家庭,平常也以粗粮为主,很少吃鱼、肉。

农民的日常副食,很少炒菜。春天自家做点豆瓣酱;夏秋吃自种的黄瓜、豆角、倭瓜、茄子、青椒、韭菜;秋后腌咸菜疙瘩,冬季渍酸菜,储存大白菜、萝卜。自家养的猪、鸡收入,用于全年开支和买油、盐、灯油、火柴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3年暂时困难时期,农民生活十分困难。每人每天口粮只有四、五两,以代食品为主,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人们把玉米骨头、白薯秧、花生皮、橡子面等与粮食掺合起来作主食吃。因为营养不良,许多人患浮肿病,饥饿而死。自1962年农业实行“三自一包”政策以后,人们生活有所好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又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生活又趋于贫困。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才逐渐好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细粮成为主食,肉、蛋、奶成为一般家庭中的副食。在迁安的广大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丰收。平原耕地,大部分改种稻麦。因此,农民也以细粮为主食,遇有婚丧嫁娶,大事小事,少不了鸡鱼肉蛋。由于发展了大棚菜,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过去农民常年喝生水,来客喝点茶水。如今,大部分家庭不仅喝茶水,而且饮用各种饮料已为寻常事。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