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7-02-28  来源:迁安市财政局  字体:  打印
  • 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于迁安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223日在迁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迁安市财政局局长  孔祥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异常尖锐的收支矛盾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特别是视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决议,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财政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预算执行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280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431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同比下降8.1%;非税收入完成12849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32.2%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9658万元,同比增长2.1%,结转下年28597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473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4.1%,同比下降17%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62890万元,同比下降16.7%,结转下年2129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763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5.7%。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7631万元,同比增长5.7%

(二)落实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6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年来,面对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按照市人大会议决议,认真落实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发挥财政支持和引导作用,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不断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效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多措并举广辟财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坚持依法治税管费,加大挖潜征税力度,狠抓税源监控,大力清理历年陈欠税款;进一步强化信息治税,突出综合治税信息平台作用,通过涉税信息共享,堵塞税收征缴漏洞;加强重点税种征管,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同比增长115.6%。二是把握政策导向。主动争取项目对接,大气污染防治、海绵城市项目争取上级资金43180万元,减少地方项目建设资金压力。三是创新资本运用方式。整合现有融资平台,规范全市投融资行为,提升社会金融资本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竣工海绵城市项目2项,在建项目20项,完成投资8.28亿元。

——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争取省级置换债券39341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62415万元,用于再生水、农村沼气、人民医院迁建、村村通工程、三里河治理等项目;置换债券126800万元,用于农村集中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安置楼等项目;置换债券116239万元,用于市第三通道、辖区公路建设、市政道桥等项目;置换债券21489万元,用于四高中、六实小、幼儿园等项目;置换滦河河道综合治理贷款45000万元,置换绿化和住建项目债券19667万元。二是争取省级新增债券29000万元,其中:道路改建工程14300万元;黄台山公园、佛山公园工程6400万元;建设六实小和八实小、中小学暖气改造项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500万元;西北部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800万元。省级债券的使用,降低了财政债务成本,提升了财政对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推进绿色攻坚,加快经济调整转型。一是支持绿色发展。着眼生态改善,2016年拨付资金66933万元,用于节能环保支出,支持经济绿色发展。二是提升城市形象。拨付资金77435万元,主要投向交通、水务、住建、园林等城市功能性服务领域,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力促地方发展。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统筹整合,通过争取支持、发行债券、协调帮扶、引导社会资本等渠道,鼓励和支持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了支撑。四是增强经济活力。突出支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全面创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拨付资金272万元,用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鼓励扶持创业群体壮大发展。

——突出保障重点,精准发力惠民生。一是优先保障和发展教育事业。投入资金7192万元,用于确保全市中小学校运转;投入资金2071万元,继续落实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投入资金9795万元,重点支持了一中西校区、中小学校舍及幼儿园改造、新建第七实验小学等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全市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推进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兑现住院及门诊补贴资金2.69亿元,兑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补贴5934万元,提升城乡医疗惠民能力。三是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6年投入社会保障资金6亿元,其中: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1.66亿元,参保人数达到32.5万人,切实做到全市居民老有所养;落实城乡低保资金4250万元,发放五保户供养资金1150万元,实现了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投入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1425万元;投入棚户区建设资金4105万元,改造住房6046套户,改善了棚户区家庭的住房条件。四是提升三保能力。全年各类工资均实现及时足额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公务员工资调整改革,进一步规范了机关津贴补贴,建立了保障工资落实长效机制。

——助推三农加快发展,确保发展成果共享。一是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注册资金5000万元,设立美丽乡村融资平台,融资4.2亿元,高标准打造省级美丽乡村重点项目长城绿道片区,建设片区内省级重点村26个,片区外重点村25个,51个重点村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惠民补贴政策,兑现农民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4876万元,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三是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支出资金2168万元,深入推进农村环卫保障和农村改厕等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的宜居度;重点保障现代农业项目和绿化攻坚项目建设,抓好农业重点开发项目,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四是落实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支出资金4705万元,保证了村干部工资、大学生村官工资正常发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用活财政政策,提升资金效率效益。一是积极研究财政政策。全年共争取到转移支付资金156553万元,比上年增长4.1%,为项目建设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全面清理存量资金。全年收回存量资金13193万元,上年结余11908万元,使用存量资金25101万元(其中:安排支出2025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45万元)。三是用好预算调节稳定基金。全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607万元(上年结余23097万元,本年调入21510万元),支出32316万元,结余12291万元,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强化管理职能,完善财政管理机制。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新预算法,禁止临时预算追加,强化预算支出管理,增强财政预算执行的刚性和到位率。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深化。简化财政支付流程,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2016年完成线上直接支付3万笔,结算资金18.3亿元,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三是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改革。2016年对全市161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清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落实省公务用车改革要求,共处置公车229辆,拍卖车辆成交额629万元。四是开展一问责、八清理活动。对全市乱摊派、专项资金、公车改革等内容进行集中整顿,规范了全市财经纪律。五是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严格按照预算公开时间节点要求,分别在财政网、政府门户网站对全市财政预决算报告、部门财政信息以及三公经费预算、财政专款情况等184条信息内容进行了公开公示,进一步增强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六是深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及政府采购工作。2016年财政投资评审完成评审413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规,2016年完成采购1.5亿元,节约资金3000万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完善社保制度,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共享发展成果,财政经济在震荡中保持了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在起伏中保持了稳步增长,财政收支管理改革均实现了新的提升。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大力推进作风整顿,建立健全财政工作绩效管理机制,推进了财政事业科学稳定健康发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市经济稳步提升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税收结构和质量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提高;二是社保提标、工资改革、公益性社会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增收空间缩小与刚性支出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仍然异常突出;三是财政预算约束需进一步加强,勤俭节约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上述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改革创新,科学化解。

二、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是落实供给侧改革、化解过程产能最为关键的一年。做好2017年财政经济工作,对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持续科学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市委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河北省、唐山市和市委决策部署,把握京津冀经济对接有利机遇,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倾力支持加快转型、跨越提升、绿色发展发展战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为加快建设魅力水城、绿色迁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预算编制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理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严格落实新《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二是全面统筹。将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盘活各领域财政资金,切实做好各类资金的统筹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突出重点。坚持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人员经费、机构运转、民生改善和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四是厉行节约。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整合压减相关项目支出,避免重复安排,节约资金投入。五是强化绩效。将绩效理念贯穿于预算编制的全过程,切实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2017年预算安排(草案)如下

(一)2017年财政收入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38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国税系统13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地税系统130000万元,比上年下降2.4%;财政系统114000万元,比上年下降11.3%

2.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118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4%,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增收,其中:专项基金收入4880万元,市政规划配套费收入50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收入6500万元,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100000万元。

3.社保基金收入。社保基金收入预算为79459万元。

(二)可用资金情况

根据2017年财政收入预算,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为3800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51954万元,调入资金19953万元,减上解支出17819万元,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434088万元。

接收省提前下达资金93348万元,其中5246万元调入一般预算上级补助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可用资金为111880万元。

(三)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4088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111880万元,安排社保基金支出79459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刚性保障性支出268502万元。其中:安排资金235278万元,用于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安排资金33224万元,用于落实抚恤安置、城乡低保救助、城乡养老、城乡医疗、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保政策。

——保运转支出48292万元。其中:安排资金14828万元,用于机关正常运转经费保障;安排资金10010万元,用于专项业务费支出;安排资金21335万元,用于交通工程、交警设施维护、公安局大楼工程、自筹人员工资等非税收入安排支出;安排资金2119万元,用于行政办公中心、档案馆、文化大厦、规划展馆等运行保障支出。

——公共事业发展支出75860万元。主要项目: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安排高中免费教育资金2579万元;安排教育附加资金10000万元,用于教育事业支出。二是支持科技文体事业发展。安排科技三项费支出500万元;安排电影惠民工程和文化惠民支出175万元;安排城市宣传费用1500万元。三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安排乡镇卫生院收支差额补贴资金5500万元;安排卫生医疗机构改革财政补贴资金2400万元。四是支持经济建设。安排招商引资资金500万元。五是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统筹安排农业发展资金12000万元,主要支持农业及美丽乡村奖补支出;安排乡村道路养护资金2960万元;安排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400万元;安排农村改厕项目配套资金200万元。

——支持科技创新。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000万元。

——支持环保综合治理。安排大气环境治理资金4500万元;安排滦河购水资金1300万元。

——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安排资金980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发展支出(其中300万元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安排)。

——国有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0万元。

——偿债支出13954万元。其中:省级债券利息10954万元,供热补贴3000万元。

2.提前下达资金支出安排情况

按照省提前下达资金的安排指定,重点用于支持县市科技创新,优抚安置、退伍军人抚恤,城乡低保、城乡医疗、城乡卫生服务,农村危房改造,文化体育事业和公检法部门转移支付支出。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专项基金安排支出4880万元。其中:安排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支出180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80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厂运转;安排彩票公益金支出1100万元,用于光荣院福利院取暖改造、体育赛事、群众性娱乐补助、村级体育器材支出;安排车辆通行费支出2800万元,用于道路养护、收费站人员经费和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安排支出6500万元。用于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城市亮化、老旧小区改造、公厕维修和垃圾填埋场、市政维修等城市维护建设支出。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安排支出500万元。用于安辛庄、兰若院生活建筑垃圾场建设。

——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安排支出100000万元,其中:成本性支出880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00万元。

4.海绵城市支出安排情况

截至目前接收省提前下达专款28000万元,全部实行基金化管理。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情况

2017年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12291万元,其中:原渠道支出4338万元、调入公共预算支出7953万元。

三、完成2017年财税工作任务的主要措施

整体来看,2017年预算平衡压力和困难远超往年。为更好地保障市委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决议的落实,我们将围绕上述预算安排,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依法理财,深化财税改革,扎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确保全年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一)依法理财,确保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加强财源管控,进一步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税源大户的监管;继续推进综合治税体系建设,抓好税收结构调整和征管,深挖财源增收潜力,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强化非税收入稽查,努力提高非税收入质量和规模。二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配置、运营、处置和转移等事项进行核查和规范,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落实好财税体制改革,做好营改增后税收征管应对工作,重点抓好房地产税和环境税开征的研判和准备工作,涵养新的税源增长点,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提供后续支撑。

(二)突出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一是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上级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等高科技新兴行业以及文化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倾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运用上级专项资金和社会融资,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抢抓改革发展有利机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杠杆作用,吸引外域经济和社会资本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形成融资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引导金融资金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小微企业、新兴行业等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更多的政府投资转化为社会资本投入。

(三)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民生政策,严格落实财政补助提标政策,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增强民生政策可持续性;扎实做好基本民生兜底相关工作,继续推进城乡低保、社会救济、医疗救助等社会兜底工作,抓好民生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强化管理,深化财税机制体制改革。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机制,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县乡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财税收入划分激励体制,激发乡镇加快发展的动力。密切关注中央和省税制改革动向,全面落实各项改革部署,着力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等相关改革,发挥好基础和先导作用。

(五)强化防控,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逐步建立举债有度、偿还有方、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融资举债渠道,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机制,规避财政风险。二是建立健全财政运行监控体系,搭建财政运行监控信息平台,对财政收入、支出进度、预算项目、债务管理、资金绩效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定期开展多维度检测分析,及时识别、预警、处置风险,规避财政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2017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严格落实市委六次党代会决议和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推进魅力水城、绿色迁安建设,勇当唐山“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最前列”排头兵,勇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辑人:刘淑梅

审核人:彭琳娜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