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庄镇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10-12-10  来源:马兰庄镇  字体:  打印
  • 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马兰庄镇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
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全镇发展环境,全力推进 "四五" 转型攻坚计划,加快 "做强矿业马兰、绿化生态马兰、建设幸福马兰、再造新马兰、创建和谐马兰" 建设,经镇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现就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干部作风体现党风,关乎民风。镇党委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以来,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作风问题。当前,马兰庄正处在转型提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爬坡阶段, 需要全镇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 "清简务本、行必责实" 的工作作风,举全镇之力推进 "四五" 转型攻坚计划的迅速实施,需要一支善谋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作保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 "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提高效能" 为目标,结合正在开展的 "创先争优" 活动,在全镇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精神状态等方面与科学发展和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既是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 "四五" 转型攻坚计划,加快 "做强矿业马兰、绿化生态马兰、建设幸福马兰、再造新马兰、创建和谐马兰" 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着力解决好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路上。视野狭窄,理念陈旧,难以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轨迹中走出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上级政策理解不透,对本地区、本部门情况把握不准,不能联系实际科学确定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并有效组织实施;思想狭隘,观念封闭,开放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宽、不活。
 (二)认识上。政治意识、大局观念不强,对镇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嘴上拥护,心里抵触,没有和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准确、全面地执行落实,甚至我行我素、胡乱作为; "官" 念过重,存在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思想;服务意识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三)工作上。 "怕" 字当头,不敢闯、不敢干、不敢担责任、不敢担风险,错失发展机遇;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失职,疏于管理或拖延懈怠,导致苗头性或倾向性问题积累、扩大,造成工作局面失控;碌碌无为,不思进取,存在 "无过便是功" 的思想,工作长期没有起色,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工作效率低下,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不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对应办事项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给企业和项目建设造成阻碍。
 (四)生活上。奢侈浪费,大吃大喝,贪图个人享受,参与赌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行为不检点,违规出入娱乐休闲场所,影响党员干部形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大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
 (五)精神状态上。不学习、不用心、不想事、不想干事,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消极应付,不讲效率、不在状态;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松垮、办事拖拉,甚至失职渎职;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存在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心理。
(六)纪律上。上班时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网炒股聊天玩游戏,串门串岗闲聊,或外出休闲娱乐;组织观念淡漠、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甚至在岗不在位、有编不见人;酒后行为举止失态,造成不良影响;不依法行政,有利乱作为,无利不作为,索拿卡要,损害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手中的职能职权,为小集体甚至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扎实推进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
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的重点是:镇机关全体干部、各村两委所有成员。
活动分自查自改和常态化两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改阶段。利用12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开展自查自改。
1、安排部署、全面动员。重点召开三个会:一是专题领导班子会,对干部作风教育整顿进行专题研究,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务求实效。二是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整顿的针对性。三是机关全体干部会,进行全面地安排部署、深刻地思想教育,使人人受到触动。
2、揭摆问题,自查整改。(1)开展自查自纠。根据整顿的 "六方面突出问题" 开展班子自查和个人自查,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写出自查报告。(2)开展评议活动。制定和发放评议表,对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进行评议。(3)切实搞好整改。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
3、建章立制,检查验收。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研究制定过硬措施,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各项工作高效运转。镇作风办将组成检查验收组,进行明查暗访和检查验收。其标准是:(1)查找的具体问题。(2)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症结,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3)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组织纪律得到加强。(4)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显著变化,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5)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创先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谋划的开创性工作切实可行,措施过硬,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上述标准,镇作风办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干部交相关所站进行内部解决和处理,解决处理情况报市作风办备案。
 (二)常态化阶段。形成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程序。从 2011年 1月1日起,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转入常态化,按下列程序进行。
     1、问题受理。通过多种渠道发现干部作风问题,由镇作风办纳入整顿范畴。(1)社会举。在镇作风办公布的举报电话(0315-7033123)中,被群众举报投诉的。(2)群众评。在作风评议中民主测评满意票排名靠后或不满意票较多,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在人大代表评议中反映强烈、满意率低,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合格或不称职的;被新闻媒体曝光,情况属实的。(3)领导点。上级单位或领导、主管单位或领导在工作会议、讲评、调研、视察时指出问题,给予通报批评的;镇领导提出的对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4)工作查。对镇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不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不认真履行职责,通过督导检查发现作风问题的。
 2、调查核实。对于受理的干部作风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由镇作风办依据领导小组意见交相关所站或干部所在单位党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后,向市作风办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核实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袒护、包庇、隐瞒事实真相,提出影响公正评判的意见。调查核实结果要与干部本人见面,听取本人的意见或申辩。
3、问题处理。对存在作风问题的干部,根据调查核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出初步处理建议。对情节轻微的,视情况给予诫勉谈话、书面告诫、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为 1-3 个月。整改期间,实行跟踪管理。整改期结束后,考察认定整改到位,继续留任原工作岗位。
对经考察认定仍未整改的或情节严重的,属领导班子的,提请市委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对领导班子进行相应调整;属领导干部的,提请市委视情况给予调离岗位、免职、辞退等处理;是中层及以下干部的,交由组织部门直接进行调整;违法违纪的,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如遇特殊紧急情况,可对 "问题" 干部先行停职,再由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四、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应把握的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镇党委成立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张忠彦同志任组长,副镇长陈晓东,组织委员刘军、宣传委员李阳,办公室主任杜宏伟任副组长,镇办公室、纪委、组织室、宣传室等所站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作风办,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各村也要明确相应组织,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一把手" 要亲自抓、负总责,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务求实效,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督查,务求实效。镇纪委、作风办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单位和个人,要开展专项督查。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整顿工作走过场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协调联动,形成合力。镇作风办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反馈。办公室、组织、纪检、宣传等所站要认真履行职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镇、村要全面动员、精心部署,认真抓好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形成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