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公安局 行政执法公示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 2020-06-03  来源:迁安市公安局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迁安市公安局

行政执法公示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提高行政执法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结合公安工作及执法公开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行政执法公示是指通过一定载体和方式,将本机关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警种部门的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结果、监督方式、救济途径等行政执法信息,主动向社会公开,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五类行政执法行为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公示内容分事前公开、事中公示、事后公开三个方面。

第四条  行政执法公示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法、及时、客观的原则。行政执法公示应当接受监督。

 

第二章  公示公开内容

 

第一节  事前公开内容

第五条  事前公开主要是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救济渠道等信息,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和部门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动态调整。

第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主动公示执法主体的名称、具体职责、内设执法机构、职责分工、管辖范围、执法区域。

第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公开本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清单,实现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公开透明,网上可查询,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公开的行政执法人员清单,包括民警姓名和警号。

第八条  公安机关应当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权责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逐项公示行政执法依据。

第九条  各警种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执法权限、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逐项制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服务指南、流程图,并主动予以公示。

第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市政府关于推广“双随机”规定的要求,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抽查比例、抽查频次等内容并予以公示。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公开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听证权、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法定权利和救济途径。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应当主动公示接受监督举报的地址、邮编、电话、邮箱及受理反馈程序,认真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监督和举报。

第二节  事中公示内容

第十三条  各警种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告知送达等执法活动时应当依法着制式服装、佩戴执法标志、出示执法证件、出具执法文书,告知行政相对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第十四条  各警种部门当结合本部门职责制作执法服务指南、岗位信息公示牌等,在办事服务窗口主动公示许可或服务事项名称、依据、受理机构、审批机构、许可条件、申请材料清单(含示范文本和常见错误示例)、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证照发放、表格下载方式、监督检查、咨询渠道、办公时间、办公地址、办公电话、状态查询,各类减、免、缓的条件、标准和审批或者办理程序。

第三节  事后公开内容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决定(结果),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应当予以公开。

第十六条  公开的行政执法决定(结果)信息,包括执法对象、执法方式、执法内容、执法决定(结果)、执法机关等内容。

其中,公开的执法对象应当隐匿下列信息:

1)自然人的住所地、家庭成员、通讯方式、公民身份号码、银行账号、健康状况、车辆号牌、动产或者不动产权属证书编号等个人信息;

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车辆号牌、动产或者不动产权属证书编号等信息;

3)公安机关认为不宜公开的其他信息。

隐匿的信息影响对法律文书正确理解的,可以用符号“×”作部分代替。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决定(结果)信息,不予公开:

(1)行政相对人是未成年人的;

(2)案件主要事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3)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

(4)可能妨害正常执法活动的执法信息;

(5)涉及卖淫嫖娼的

(6)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认为不适宜公开的其他行政执法决定(结果)信息。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执法决定(结果)公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公示公开载体和方式

 

第十八条  按照“谁执法、谁公开”的原则,以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以规范性文件、新闻媒体、办公场所等为补充,不断拓展公开渠道方式,全面、准确、及时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

网络平台主要包括燕赵警民通门户网站、“阳光警务执法办案查询系统”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

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本级机关公报、信息简报、法规文件汇编等。

新闻媒体主要包括新闻发布会、听证会、座谈会、报刊、广播、电视等。

办公场所主要包括集中办事服务大厅、服务窗口的电子显示屏、触摸屏、信息公开栏、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咨询台等。  

 

第四章  公示公开程序

 

第一节  事前公开程序

第十九条   市局编制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经市局负责人审批后,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后予以公示。

第二十条  市局编制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经市局负责人审批后,报市工商部门审核后予以公示。

第二十一条 各警种部门编制的行政执法服务指南、流程图,由市局政治处、法制大队审核后公示。

第二十二条  新公布、修改、废止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或者部门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引起行政执法公示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生效、废止或者部门机构职能调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更新相关公示内容。

第二节  事后公开程序

第二十三条  各类行政执法决定(结果)应当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另按照省政府关于推广“双随机”规定的要求,对抽查结果正常的市场主体,自抽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示;对抽查有问题的市场主体,可区分情况依法作出处理并向社会公示。

法律、法规、规章对公开的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满5年的,可以从公示载体上撤下。行政相对人是自然人的,公开满2年的,可以从公示载体上撤下。已经公开的原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要求重新作出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及时撤下公开的原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并作出必要的说明。

第三节  公示机制

第二十五条  市局法制大队负责公示工作的组织、规划、推动和考核。其它部门应当明确专门领导和人员,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公示内容的梳理、汇总、传递、发布和更新工作。

第二十六条  行政执法信息按照“谁公示,谁负责”的原则,公开行政执法信息,由制作、产生或者保存该信息的部门负责。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的行政执法信息应当先进行内部审核,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对拟公示的信息依法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第二十八条  建立执法公示内容适时更新制度。对已公开的信息,除本办法有明确规定的外,应当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国家政策的调整、机构设置的变化、治安形势的发展、警务工作的开展及时进行更新。

第二十九条  对于公开的行政执法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有证据证明公示的行政执法信息不准确的,有权要求实施公开的行政执法部门予以更正,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及时作出处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三十一条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要求公示公开、选择性公示公开、更新维护不及时等问题,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1)未按照本规定履行执法公示公开义务的;

    2公示公开的信息错误、不准确或者弄虚作假的;

    3)公开不应当公示公开的信息的;

4)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