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 手机版 | APP | 国务院客户端    

教育扶贫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我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回眸(二)

发布日期: 2021-07-14  来源:迁安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76日,对于15岁的郭鑫钰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收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以548分的优异成绩被迁安一中录取。回顾过往,郭鑫钰的母亲喜极而泣:“多亏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才让我们一家能够走出贫困的阴影,鑫钰才能有机会上学,也多亏了三初中校长和老师的关爱,孩子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妈,您放心,到了高中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的,回报每一位关心关爱我们的人们”。看着眼前这个没有被贫困生活磨去锐气、面对镜头不卑不亢的孩子,记者由衷地在心里竖起大拇指:“郭鑫钰,好样的!”

家住兴安街道石新庄村的郭鑫钰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2016年,当时上小学六年级的郭鑫钰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老师通过家访得知,小鑫钰的妈妈患了癌症,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经过摸底识贫,鑫钰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妈妈有机会接受了手术治疗,也让几近辍学的小鑫钰又能够安心学习了。通过教育扶贫,初中三年累计为鑫钰免除学杂费、书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000余元。高中三年,鑫钰还将享受助学金、免除学杂费、住宿费、书费等各项费用共计1.2万余元。

教育扶贫路上,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在教育部门和扶贫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像小鑫钰一样的失学辍学儿童重拾课本。如今,随着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得到彻底践行;教育精准脱贫将脱贫对象精准到每个人,越织越密的教育控辍保学网为“不漏一人、不少一人”提供了坚强保障。

数据显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82名在校生,各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啃下控辍保学这块硬骨头,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历史性难题,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保障适龄孩子拥有受教育权利的决心和担当,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教育部门的政治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7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河北省各项免、补政策,实现义务教育“三免两补”(免学杂费、免书费、免校服费,补助生活费、交通费),高中、中职“四免一助”(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免校服费,补助国家助学金),省内大学“三免一助”(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补助国家助学金),省外大学学费、书费、住宿费据实报销。种种举措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学前教育不负担、义务教育不花钱、高中教育不发愁、考上大学不担心”,从根本上杜绝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扶贫重在扶“智”,贵在扶“志”。教育扶贫为贫困家庭孩子解决了“智”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有学上”,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则更为关键,如何让这些孩子能够“上好学”,真正树立起“志”?为此,我市教育部门为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确定一名“爱心园丁”,与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开展“面对面”帮扶,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帮助资助政策落实,开展诚信感恩教育,让贫困孩子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我市全面开展“雨露计划”,帮助有能力的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达到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增收的目的。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市正在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新成长劳动力发放补助金52人次共7.8万元。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棵树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滴水都有清澈的生命”,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放弃冬天,不要因为没有歌声而放弃追求,更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放弃自己的路。只要不为命运所屈服,努力生长、顽强拼搏,终有一天,你们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