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话巨变,砥砺奋进正当时。“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又一次站上历史的交叉点,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新一届领导班子握紧接力棒,以崭新面貌开新局、积蓄力量谋新篇,唱响了“实干在迁安”的时代最强音。今年以来,全市聚焦“争第一、创唯一”,紧紧围绕“15678”基本思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夯实投资储备,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产出,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最近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迁安综合实力列第16位、投资潜力列第5位、科技创新列第23位、绿色发展列第41位。
审时度势
对标先进调结构、促转型
对标先进促发展,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核心思路。全市审时度势,打破陈旧观念,进一步强化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五聚五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率先提出了“跳出迁安看迁安、站在未来看迁安”,学习借鉴美国匹兹堡、昆山等先进地区的转型经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投产一批”是全市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我市坚持以项目投入为硬核支撑,进一步夯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压舱石”作用。全年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57个,计划总投资1142亿元,已完成投资215.8亿元。特别是下半年,共谋划了思文科德300万吨冷轧、中鑫冷轧彩涂板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110个,其中围绕争列省重点前期项目新谋划了燕钢氢能产业示范园等43个省重点前期项目,总投资446.2亿元。
聚力突破
绿色崛起强产业、增优势
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首要任务。深入全市各行业、各领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倾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的发展建议,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转型经验……心中有丘壑、眉目显山河。纵观十多年来的历史变迁,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产业转型的脉络在新一届领导班子脑海中逐渐清晰: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
锚定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完成量质“齐升”。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新兴产业这支“生力军”备受瞩目。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和全省唯一拥有四家省级园区的资源优势,迁安在全力打造产业平台、夯实产业根基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谋发展、全力以赴上项目,开启了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新征程。我市四家省级产业园区聚集了规上企业154家,2020年主营业收入达到2700亿元,创造了全市80%的经济总量,是推进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依托“园中园”模式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制药产业园、化工园区等承载平台,在环保科技、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谋划实施了一系列重点项目,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与首钢、北京金隅、北科大共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落地实现了生态环保与产业发展的双赢;英诺特公司自主研制的联合检测试剂产品应用于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20家定点医院,诊断效果受到了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及钟南山教授的充分肯定,中溶科技、艾驰、德佳等生产的酒精、防护服等医用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内疫情防控领域,销售收入实现逆势上扬;积极对接华为、浪潮等企业,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业,中鑫联云商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700多家,交易总额突破千亿元。
放大格局,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形成多点“开花”。经济发展的成果凸显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人民的需求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潜力,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实干的动力。我市积极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紧盯需求挖潜量,以高水平服务业促进消费升级、转型升级。依托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全力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养老、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业。实施了天道物流港、金岭矿山生态修复旅游观光、教育产业园、石药嘉鑫颐养中心等一批新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与中信旅游、伊藤忠合作的投资超百亿元的Hello Kitty主题乐园项目,打造京津冀文化旅游新地标,积极推进右岸新城开发,着力打造彰显水城韵味、承载高端产业的迁安“浦东新区”。
科学统筹
倾情帮扶壮实力、强底气
项目建设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项目建设速度也折射出一个地区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多年来,我市始终秉承“全省争第一创唯一、全国争进位不掉队”的进取精神,实干为要、奋勇争先,从经济建设到转型升级、从生态攻坚到城市治理、从乡村振兴到改革创新,打下了一个又一个“胜仗、硬仗、难仗”。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加速建设,就是全市党员干部夙兴夜寐燃激情、奔跑状态干事业的重要体现。
突出顶层设计,亮出“时间表、路线图”。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效果如何,结合全市实际,我市将这些项目建设工作的关键点提炼为“五个一”“四个干”。除了50亿元以上的项目企业由书记市长分包、10亿元以上的项目企业由常委分包、剩余项目企业由其他市领导分包的常规措施外,全市大力实施项目部制度,将新谋划的重点项目落实到责任单位、细化到时间节点、具体到目标措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将35个省市重点项目和257个本级重点目纳入重点工作运行图,细化分解,实行挂图作战、按图督导,市政府按月调度、分管领导每周调度、分包领导随时调度,结合公开承诺、公示、约谈问责等监督机制,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夯实根基。
破旧立新,开通项目落地“绿色通道”。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实干勤政的突出特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市大胆推行容缺审批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民生效益好的公共事业项目和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项目开工建设和手续办理同步进行,马不停蹄抢时间、追进度,擦亮了“投资到迁安、事事都好办”的营商品牌;通过召开项目建设督导协调会,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对于历史遗留、手续办理困难以及用地指标、技术对接等问题,采取特事特办,明确责任单位、工作举措和完成时限,确保问题一次性解决到位,项目建设道路畅通无阻。
赏罚分明,吹响争先进位“集结号”。我市采取谋划储备、动态更新、积极申报有机结合的项目管理方法,不断调优项目质量和产业结构,积极跑办、包装,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确保项目压茬推进、接续发展;积极组织全市项目拉练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打分排名和集中调度,有效激发了全市上下谋项目、建项目积极性和紧迫感,同时实行督导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将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督查范围,加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任务的考核权重,全面唱响了“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看水平、以项目看干部”的主旋律。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