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 手机版 | APP | 国务院客户端    

守望水城书香浓 十年风雨谱华章 ——写在市图书馆搬入新馆10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 2021-12-24  来源:迁安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经过10年的努力,市图书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超前,实现了由使用传统手工操作到初步采用智能化管理的转变。市图书馆从2011年至2021年共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各项荣誉奖励50余项,各种新闻媒体报道300余篇。在2013年、2017年文化部评估定级中,两次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目前,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均居河北省县级图书馆先进水平。

10年前,图书馆可使用面积500多平方米,图书仅3万余册。10年后的图书馆,建筑面积5318平方米,纸质图书39.8万余册,电子图书23.3万册。新馆成立之初,为让广大市民尽快熟悉认知图书馆,构建固定读者群,结合全市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网上查看新书出版动态和畅销书动态,该馆制定了科学的藏书规划,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藏书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向读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征集读者对馆藏图书的意见和建议,把读者喜欢、好评率比较高的图书收藏到图书馆内,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不断更新积累,市图书馆储备了丰富的图书资源,筑牢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根基。

2012年,市图书馆进行了初次尝试订购电子资源,两台电子读报系统走进了图书馆。2014年,开始采购阿帕比电子图书5.3万册,超星电子图书18万册,并配备知网、万方数据库。直至2021年,馆内的数字资源馆外访问技术平台有效使用,实现馆内超星及阿帕比电子书、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等迁安市民馆外免费访问,可用数字资源总计22.554T,达到了优秀标准。仅2021年,电子图书借阅机下载总量达到7543次,移动图书馆点击量达到180万余次。2021年在微信公众号的云阅读模块又成功上线了“一网读尽”数字阅读平台,开启线上阅读新时代。

2014年始,倡导“全民阅读”被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更是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市图书馆积极探索阅读推广新模式,在原有“元宵节灯谜竞猜”“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于2012年又相继开展了“世界读书日”“故事大王赛”“小小图书管理员”等10余项品牌阅读活动。2020年由于受疫情防控影响,市图书馆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迁安市图书馆网站等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出优质文化读物,及时推送疫情科普知识,开展“云”游元宵线上灯谜竞猜、《迁图讲堂》——华图教育公益培训网络讲堂、4·23世界读书日——“答题闯关”、端午节共情“粽”读主题朗诵、“满城书香、经典悦读”等线上品牌活动,保障广大读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阅读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闭馆不闭网”。

在打好图书馆阅读推广主阵地的基础上,2014年市图书馆逐步开始图书馆总分馆建设,2020年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图书总馆与21个镇街分馆、分馆与分馆之间文献借还“一卡通”功能,并可利用流动服务车实现图书的预借送书到位和图书周转,打造了图书馆15分钟服务圈。市图书馆还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先后设立学校、军营、福利院等图书流动服务点30个,开展流动服务。同时,围绕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为我市旅游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支持,在符合条件的景区(点)、酒店等旅游服务场所设置图书分馆,并与旅游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与成山景区、格雅酒店等6个读书驿站搭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体系,根据景区特色和游客需求,配送图书、期刊、绘本等读物。在此基础上,依托手机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数字资源等线上形式,将海量数字资源送进景区,让游客随时随地可见书、可读书。提出并首创“亮出读书证·景区半价游”,在塔寺峪景区、成山景区成功开展了“小手牵大手阅读在身边”特色亲子活动等。市图书馆也成为唐山市唯一一家创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