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 手机版 | APP | 国务院客户端    

迁安:坚定不移强生态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2-02-18  来源:迁安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用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把生态建设作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展现城市形象的发力点,持之以恒治山、理水、润城、兴业、惠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日前,在黄台湖风景区,湖面上成群结队的数百只赤麻鸭纷纷翔集,时而静卧水面,时而追逐嬉戏,时而潜水觅食,姿态优雅而生动,为水城带来了美丽的色彩和无限的生机。

这是我市坚持治水、兴水并举,做活“水文章”,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生态的生动诠释。我市先后投资105亿元实施了滦河综合治理工程,根除了水患、调节了气候、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造就了14平方公里的大湖美景,获评“国家级重点水利风景区”。投资6.5亿元实施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使得昔日的“龙须沟”变为今天的“民心河”,并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世界景观奖”,周边5400亩土地实现增值,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当前,正在加速推进投资22.2亿元的3大类、7项“全域治水、清水润城”PPP工程。

同时,我市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把矿山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已累计实施工程修复、地貌修复、生态修复近3万亩。

在工作实践中,我市围绕“变废为宝”,紧扣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的主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按照“宜农则农、宜材则材、宜游则游”的思路,启动全域矿山综合治理,编制《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规划(2020至2035年)》,与中国城乡、北京金隅达成战略合作,探索了矿山修复+现代农业、矿山修复+绿色建材、矿山修复+生态公园等特色模式。

其中,投资17.7亿元的威盛固废产业园依托中科院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已获得国家专利8项,年可处理各类尾矿固废200多万吨,逐步实现吃干榨净;投资1.5亿元的棒磨山铁矿现代农庄项目,围绕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竣工后将打造为高标准现代化农场、新增农业用地指标3000亩;投资6700万元的利合农业耕养项目,利用废弃矿坑养殖淡水鱼,填补了全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空白。

打好生态发展攻坚战,我市坚持标本兼顾。全力推进“公转铁”,投资21.95亿元,接轨建设铁路专用线5条,总铺轨里程41.86公里,年可减少公路运输87万辆次,减排颗粒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近1万吨;全力构筑货运大通道,实施了7条重点道路的新改建和绿化提升,总长度66.7公里,实现了运输有专线、车行有其道。

同时,狠抓工程减排,2013以来,钢铁、焦化、电力、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累计投资163亿元,首钢迁钢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治理的钢企,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

通过不断努力,我市的大气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据了解,2020年的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刷新最低记录,优良天数增加114天,创历史新高。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画卷正在“北方水城、美丽迁安”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人:徐琳

审核人:韩冰远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