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林泊委员:
您提出的“乡村建设中要顺“势”而为,尽可能保持原始风貌格局”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委决策部署,立足迁安实际,围绕打造“全国有位、全省第一”的乡村振兴样板这一目标,坚持全市域规划、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提升,成立专班、挂图作战、定期调度、强化考核,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全域布局上,以“三纵一横”4条绿道为轴线,释放绿道环境辐射效应,以片区建设引领全域振兴。长城片区,突出“青砖灰瓦、烽火乡愁”,充分发掘保护历史遗迹、乡土遗存、民俗遗风,以文化扮靓乡村,以旅游富裕乡村。田园片区,突出“五谷丰登、渔舟唱晚”,加快东部滨河绿道建设,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实现绿色崛起。旅游片区,突出“矿山幽谷、一村一韵”,发挥山叶口、成山、金岭矿山等景区景点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村庄变景区,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高铁片区,突出“景观通道、瞬间流连”,加强京哈铁路、津秦客专、京哈高速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和可视范围景观提升,打造美丽乡村的流动画卷。
在乡村建设中,讲面子、重里子、抓根子。以整治村容村貌和美丽庭院创建为切入点,同步推进民居改造、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挖掘村庄文化底蕴,传承民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既改变面貌、又保持风貌,保留乡村的形、展示乡村的魂、传承乡村的根。一是在保持传统风貌和建筑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引导传统村落村民改善传统建筑通风采光、节能保温、给排水、环境卫生等生活设施,提升村民居住品质。二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彰显当地民族建筑风格之美,尽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还原乡土气息,加强对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围绕本地独特的人文风韵和文化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振兴阔步前行。三是在村民房屋建设方面要提前规划,要与传统村落相协调,杜绝乱搭乱建,及时对工程建设周围所造成的破坏及时进行修复,既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会破坏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
编辑人:张财生
审核人:赵文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