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向超、高婧、王利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国家《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及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和中宣部主要领导视察指示精神,2021年初,迁安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加挂迁安市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中心、迁安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牌子,是全国首家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我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按照省市科学布局,围绕五大工程,积极部署,稳步推进。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涉及我市4个镇26个村,连结8个景区景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涌现出乡伊香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乡村旅游产业化项目。
(一)创新机制体制。按照省、市相关部门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成立迁安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建设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中心为总协调推进部门,成立杨各庄、建昌营、大崔庄、五重安镇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4个分中心,形成了一个“领导小组-管理中心-镇级分中心”高效联动的组织体系。
(二)加强顶层设计。委托规划编制单位结合国家、省、市即将出台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及时跟进提升,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落地性。同时,与河北省科学院地理所进行对接,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建设实施方案》,做好与国家、省、市方案的有效衔接,确保高质量完成。
(三)加快项目建设。围绕“一带四区多节点”布局,全力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工程,加快构建独具魅力的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领先标杆。
目前,结合我市实际,实施以下重点项目:
1.长城风景道改造提升工程(迁安)。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风景道(迁安段)进行改造提升,目前红峪口车行长城路已经建设完成正在组织验收。通过保护和利用长城文化遗产资源,打造集观光休闲、户外运动、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文化遗产步道,目前已经完成完成地形测绘工作,正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谋划制定国内首个长城文化遗产步道建设国家标准,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步道建设提供范例。
2.长城文化廊道系列工程(迁安),主要是长城沿线特色文化村落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提升长城驿站,建设文化廊道配套等,目前已经完成白羊峪、徐流口等重点村落环境氛围提升等建设。
3.迁安白羊峪大理石长城文旅融合区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北部旅游区交通服务中心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回填、停车场场地平整完成,正在进行屋面板制作,同时依托北部旅游区交通服务中心内部空间,采用历史+科技融合方式,以游客个性化体验为建馆理念,全力打造集长城文化展示、科技体验为一体的国内首家5G长城文化博物馆。
4.河流口、徐流口等7 个敌台及相关墙体保护维修工程,目前已完成白羊峪神威楼抢险加固及徐流口4号、21号敌台修缮,白羊峪长城修缮工程已经完成立项手续,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规划引领。继续与省、唐山市文旅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保持密切对接,围绕“一带四区多节点”布局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建设保护实施方案,在省市规划出台后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为迁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遵循。
(二)坚守保护底线。全面排查境内长城遗址,建档立卡,科学编制长城保护维修方案,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对重要濒危设施实施抢救性保护,排除安全隐患。
(三)提速工程建设。理顺管理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国有平台作用,重点推进北部旅游交通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白羊峪景区提质升级建设,打造大理石长城文旅融合区示范项目;细化长城文化廊道项目,结合长城沿线镇,进一步谋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争取上级债券等支持,加快构建独具魅力的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
(四)强化宣传展示。吸纳专业力量和资源,梳理、挖掘和研究长城文化,开展相关艺术创作、文创研发和成果展示,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策划举办长城系列主题活动,大力推出长城主题精品线路,广泛发动,扩大影响,不断培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品牌。
编辑人:张财生
审核人:赵文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