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迁安市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7-25  来源:迁安市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李保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文明城市内涵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迁安市教育局一直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既懂得经典句章的道理,也学会运用于现实生活和学习的社会实践之中。

一、教育内容

一是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坚持分层施教,有选择地诵读经典,确保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诵读活动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扎根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学生可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初高中学生可选择《论语》、《大学》、《道德经》、唐诗、宋词等中华优秀诗文,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边读边思考规范自己言行。充分寓教于乐,不断丰富诵读方式,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同时,鼓励师生共诵、家长与子女共读,使诵读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围绕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成立诗词、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兴趣活动小组等,开展小组活动,发展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之中,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等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多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展演活动、讲座活动,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文化、庆典文化之中。

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施途径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常规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时段、各环节,结合早诵读、大课间、国旗下讲话、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350余种,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学校积德榜等形式,邀请本校离退休知名教师作讲座、辅导报告、专题讨论等,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实用性,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是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德育、语文、艺术等学科教学中适当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感受、认同、接受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四是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师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校园变得典雅,做到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

三、工作要求

一是各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形成校长主抓,团队干部主管,班主任具体实施,科任教师课堂渗透的工作机制,确保真正实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二是各学校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安排上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各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量化管理体系,常抓不懈,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永恒的教育主题,虽然我们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中,但相信我们会用中华传统文化做底蕴,让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人:赵文超

审核人:李鹏飞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提示:如果【到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注册】无法正常使用,您可以选择【本站注册】)